綿陽市游仙區衛生健康局 關于《游仙區“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的公示
根據《游仙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健康游仙2030”規劃綱要》《綿陽市“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文件精神,結合游仙實際,我局草擬了《游仙區“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根據國務院《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現將該規劃(詳見附件1)進行為期30日的公示(4月12日-5月11日),廣泛征求公眾意見。
如有修改意見,請于5月12日17:00前將附有姓名和聯系方式的書面修改意見投遞至綿陽市游仙區衛生健康局。聯系人:馮梟,聯系電話:0816-2283182 電子郵箱:1796161943@qq.com
附件1
游仙區“十四五”衛生健康
發展規劃
(征求意見稿)
綿陽市游仙區衛生健康局
2023年3月
目 錄
游仙區“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推進健康游仙建設,有效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實現衛生健康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為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健康服務需求,根據《游仙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健康游仙2030”規劃綱要》《綿陽市“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編制《游仙區“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明確衛生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是未來五年全區衛生健康發展的行動綱領。
第一章 規劃背景
第一節 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衛生健康事業獲得持續發展,區、鎮、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醫療衛生體制機制各項改革有序推進,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公共衛生保障措施得到加強,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全區城鄉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2015年的77歲提高到2020年的80.3歲,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持續增強。成功創建了全國中醫先進縣(區)、國家級家庭醫生優秀團隊、國家級健康促進示范區、四川省公共衛生示范區、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
深化醫改取得重要進展。率先在全市開展鄉鎮區劃調整后的醫療衛生機構改革,成功構建了“八區三中心”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持續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認真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努力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穩步推進。全民醫保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基本醫保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得到鞏固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持續深化。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有序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逐步完善,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笆濉逼陂g,政府投資6646萬元,完善區、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區人民醫院外科大樓和區疾控中心業務用房及實驗室改造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游仙、鳳凰、朝真、建華、云鳳、東宣、石板等7家衛生院完成了院內環境改造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建和改擴建7個村級衛生室;引進社會資本5000萬元,建設游仙開元醫院、綿陽睿達精神病醫院兩所民營醫療衛生機構。
醫療衛生資源供給大幅增加。轄區內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10個,全區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7.1張,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89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3.29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達到3人;全區各醫療衛生單位業務用房面積達到11.8萬平方米,編制床位數增加到2100張(不含科學城醫院和市第三人民醫院);受益于中國初?;饡拇罅栀?,全區價值 10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達到701臺件。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笆濉逼陂g,實現了基本公衛健康服務全覆蓋,建立電子健康檔案44.06萬份,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為95.72%,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為66.58%,2型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為67.1%;兒童健康管理率97.21%;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范管理率95.40%;法定傳染病無漏報、錯報。居民滿意度逐年提高。
重大傳染病防治取得新成效。疾病預防控制能力不斷提升,年均開展疾病防控、免疫規劃、健康教育等各類業務培訓和業務指導近千余次,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艾滋病患者、結核病患者、慢性病患者、麻風病患者十余萬人次?;A免疫和加強免疫接種率達99%以上,結核病發病率和乙肝新發感染率都呈逐年下降趨勢,艾滋病、性病監測及高危人群行為干預和自愿咨詢擴大檢測工作進一步規范,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得到遏制,傳染病報告率、及時率均達到10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率100%。血吸蟲病防治達到消除標準。
創新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進一步規范,登記在冊的確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2239例,規范管理率95.40%,連續5年未發生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事件?;鶎由鐣睦矸站W絡得到全面提升,轄區100%的村(社)建成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室,打造了游仙區慈濟中學未成年人心理服務平臺、區委軍民融合辦心理服務示范企業、仙人路社區心理服務工作室等一批示范點位,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創新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信息化建設工作得到突破發展。建成了區級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實現了轄區醫療機構信息數據互通共享。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效率,在全省率先推行“簽約電子化、服務智能化、管理全程無紙化”。成功爭取到四川省健康產業補助資金600萬元,進行了游仙區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云平臺一、二期項目建設,并以此為契機為轄區基層醫療機構配備智能隨訪采集包60臺,建健康小屋9個。建成數字化二星醫院3家,基層數字化二星衛生院4家。
人口婦幼健康工作保障有力。十三五末,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為97.9%,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為98.96%。嬰兒死亡率為2.24‰,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3.90‰。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實施基本避孕手術服務率分別為95.91%、100%、100%。累計為計生獎特扶對象發放獎特扶資金10355.91萬元,為600余戶計生特殊家庭發放節日慰問金47.42萬元。做實做優老年人健康管理,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建檔率100%,體檢率為57.34%。
健康游仙行動啟動實施。認真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建成“國家衛生鄉鎮”2個、“省級衛生鄉鎮”7個、“省級衛生村”91個、省級衛生單位9個、市級衛生單位75個、省級無吸煙單位8個、市級無吸煙單位29個。市級衛生鄉鎮、衛生村實現全覆蓋。建成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通過國家級健康促進區驗收。健康促進和教育活動有序開展,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游仙行動開局良好。
中醫藥事業得到較快發展。順利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區復審,區中醫醫院創建達到二級甲等醫院標準,全區現有中醫藥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16名,市、區名中醫9名。8個鎮衛生院和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規范設置了“中醫館”或中醫藥集中服務區,建成市級重點中醫???個。依托太極集團綿陽制藥廠、涪江中藥飲片廠、懷仁藥業等知名企業,通過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路子,培育和新建中藥材專業合作社43家,企業12家,全區種植“天林麥冬”等中藥材面積5萬余畝,年均產量1.2萬噸,總產值超過1.5億元。
依法行政衛生執法監督有力。區人民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忠興中心衛生院等3個醫療機構建成首批“綿陽市法治示范醫院”。農村集中式供水安全巡查鄉鎮覆蓋率達到100%,醫療衛生機構監督覆蓋率達到100%,學校衛生綜合評價覆蓋率達到95%,公共場所衛生量化分級管理覆蓋率達到80%,監督執法業務應用系統使用率達到100%。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綜合評價達到90%。持續加大辦案力度,共查辦案件294件。
二、“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發展主要不足
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有待提升。傳染病防控早期主動監測和預警能力及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不強,“平戰結合”快速轉化不夠。婦幼保健機構服務能力不足,婦女兒童健康狀況改善緩慢;貧困孕產婦和兒童專項救助基金未落實;村級網底不穩定,流動人口中的孕產婦和兒童衛生保健問題突出。衛生執法監督投入不足,設備短缺,執法隊伍力量薄弱,執法人員素質和執法水平參差不齊,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執法需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患病報告率低于5.0‰,規律服藥率較低,社區精神康復機構運行欠佳,居家患者社區康復參與率較低,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尚需進一步推進。職業病危害源頭管控難度大,技術服務力量不足,職業健康監管隊伍建設和能力建設薄弱。
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強。區級醫院“龍頭”不強。區人民醫院建院時間短、底子薄且地處鄉鎮,在業務用房、醫院等級、醫技人才、醫療設備、輻射范圍等方面都與同層次的縣級綜合醫院有較大的差距,至今仍然處于二級乙等綜合醫院服務水平。區中醫醫院自開院以來便全權委托給市三醫院管理,其醫療團隊主要由市三醫院選派人員與招聘人員組成,至今沒有一名正式在編職工,從而導致我區衛生專業技術中高級人才“成長難”與“引進難”等問題始終難以解決,且長期處于“人多才少”的尷尬局面,嚴重影響區級公立醫院“龍頭”作用發揮。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發展困難,我區現有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中3個系國有企業職工醫院改制而建,房屋老舊,設備設施不足,技術人才缺乏,其服務能力遠不如臨近的城市大型綜合醫院,方便快捷不如小區門口的診所藥店,無法滿足群眾就近就醫需求,“健康守門人”作用不顯,逐步淪為“僵尸”機構。鄉鎮衛生機構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精細化管理水平不高,“醫防”缺少有效融合,“上下”聯動協作不足,重治療、輕預防持續存在;群眾就醫習慣難以改變,“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落實不到位。村衛生室設備設施簡陋,服務能力較弱,村醫年齡老化,醫技水平有限,面臨無后續鄉村醫生補充的困境。
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全區衛生系統臨床執業醫師、兒科、婦科、全科醫師等專業人才缺乏,專業技術職務中、高級結構比例較少,制約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衛生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基層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大量聘用編外人員、空編率較高,整體素質不優,隊伍穩定難,人才流失較嚴重,“引進難、下不去、留不住”的問題依然存在。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未按照服務人口數、工作量、服務范圍和經濟社會環境等因素確定公共衛生人才配備。衛生健康管理人才隊伍圍繞專業化、職業化目標,適應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管理人才體系還不夠健全,建設一支崗位職責清晰、考核規范、責權一致的職業化、專業化衛生健康管理隊伍還存在差距。
財政投入保障不足。區財政未按照國家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全額保障,醫務人員人均待遇與我區其他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相比,明顯偏低?;鶎俞t療衛生單位日常運轉困難,財政只保障了基層醫療機構在編人員基本工資和部分保險,因機構核定編制數較少,各機構根據業務需要招聘了一定的醫務人員,這部分招聘人員所有待遇由機構自行承擔,同時在編人員績效工資和社會保險單位繳費的大部分、機構運營、設施設備購置維修、人員培訓等費用也都是由機構自行承擔。醫療衛生單位債務居高不下,財政欠撥衛生健康事業經費較大,各醫療衛生單位靠拖欠供應商藥品材料款維持運轉。財政衛生投入穩定機制尚未建立,支持醫療衛生發展的政策不配套,衛生投入總量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同步增長,投入比例較低,政府主導的多渠道衛生經費投入機制尚未形成。
第二節 面臨形勢
“十四五”時期是推進實現“健康游仙2030”戰略的重要階段,在新發展階段,要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把握戰略機遇,充分預估風險及挑戰,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
“健康中國”戰略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注入新內涵。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出發,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將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提升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耙粠б宦贰?、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深入實施,成渝綿“創新金三角”和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加快推進,綿陽科技城新區建設得到省委支持、戰略支撐更加有力,游仙區作為中國(綿陽)科技城核心區,為爭取更多衛生健康發展政策支持提供了依據。生命科學技術不斷突破,精準醫學、轉化醫學、整合醫學等加速發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領域加速融合,為衛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游仙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區屬地區生產總值2020年達到376.38億元,年均增長率達8.0%,超出省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7萬元大關。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6584元、20628元,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財力保障。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健康理念不斷改變,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長,消費需求從“醫療”向“健康”延伸,為衛生健康事業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系統集成改革,破除阻礙衛生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使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完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更加合理、城鄉醫療資源分配更加公平、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更高、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健全、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進一步現代化,為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進程中產生的矛盾,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城鎮化、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人民健康;食品安全問題和不良生活方式導致健康危險因素增加,慢性病成為主要的健康問題;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效果不明顯,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基層醫療衛生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傳染疾病的威脅持續存在;精神衛生、職業健康、艾滋病等方面的問題不容忽視,新舊問題交織影響,給衛生健康領域帶來一系列挑戰。
此外,制約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內部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一是資源總量不足、布局結構不合理尚未根本改變,優質醫療資源尤其缺乏。二是基層服務能力仍是突出的薄弱環節,基層醫務人員技術水平亟待提高,服務設施和服務條件需要持續改善。三是深化改革需要進一步破解深層次的體制機制矛盾。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推進健康游仙建設,以全面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為主題,以建立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主線,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為根本目的,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和風險防范、更加注重資源下沉和整合協作、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促進均衡,大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為實現幸福美好新游仙提供堅實有力的衛生保障,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第二節 規劃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黨對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領導,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衛生健康改革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為全面推進健康游仙建設提供根本保證。
堅持健康優先。把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構建保障人民健康優先發展的制度體系,健康投入優先安排、健康問題優先解決,加快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
堅持高質量發展。把高質量發展貫穿衛生健康發展全領域,把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作為核心任務,加快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升衛生健康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同質化水平。
堅持預防為主。把預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和重點人群健康,在資源配置和投入上加大向公共衛生傾斜力度,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強化防治結合和醫防融合。
堅持改革創新。維護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加快系統集成改革,破除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推進衛生健康政策創新、體系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提高醫學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第三節 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建成體系完整、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能應對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急救、疾病控制和衛生執法監督的公共衛生體系,建立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衛生技術服務隊伍和精干高效的衛生管理隊伍;積極推進醫養結合,滿足群眾多層次的醫療、康復、護理服務需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面普及,人民身心健康素質達到新水平,人均預期壽命達到 80.5歲以上,健康期望壽命進一步提高,健康公平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健康游仙。具體實現以下目標。
——公共衛生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建立能有效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健全公共安全形勢需要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應急醫藥物資儲備等體系,完善不明原因傳染病及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監測、智能預警機制,實現快速反應、高效處理的救援能力,切實提升城市和區域公共衛生安全保障能力。
——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持續控制和消除麻風病、寄生蟲病、地方病危害,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減緩,嚴重精神障礙得到有效管理,職業病得到有效控制。
——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建設省級、市級重點??萍?,優質資源供給顯著增加。區域內人人享有均質化的危急重癥、疑難病癥診療和??漆t療服務,縣域內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一老一小”和婦女健康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健康服務業發展更加繁榮。進一步構建以醫療為先、以養老為要、以醫藥為重的三位一體的特色健康服務產業體系。健康產業門類齊全,健康服務新業態快速發展。健康養老、健康管理、互聯網+醫療健康、健康旅游、社會辦醫等健康服務新業態初具規模。
——政策體系更加成熟穩定。衛生健康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促進全民健康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衛生健康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
表 1 游仙區“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事業主要發展指標
領域 |
序號 |
主要指標 |
2020 年 |
2025 年 |
指標性質 |
健康 水平 |
1 |
人均預期壽命(歲) |
80.3 |
>80.3 |
預期性 |
2 |
健康預期壽命(歲) |
-- |
同比例提高 |
預期性 |
|
3 |
孕產婦死亡率(/10 萬) |
22.47 |
≤14 |
預期性 |
|
4 |
嬰兒死亡率(‰) |
2.24 |
≤4.5 |
預期性 |
|
5 |
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
3.9 |
≤6.5 |
預期性 |
|
6 |
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 |
13.82 |
≤14 |
預期性 |
|
健康 生活 |
7 |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
19.4 |
>25 |
預期性 |
8 |
15 歲以上人群吸煙率(%) |
29 |
<22.7 |
預期性 |
|
9 |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 |
35.8 |
38.5 |
預期性 |
|
資源 配置 |
10 |
每千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張) |
7.1 |
7.6 |
預期性 |
11 |
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人) |
2.89 |
3.2 |
預期性 |
|
12 |
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人) |
3.29 |
3.8 |
預期性 |
|
13 |
每千人口藥師(士)數(人) |
0.37 |
0.41 |
預期性 |
|
健康 服務 |
14 |
每千人口 3 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個) |
2.9 |
4.5 |
預期性 |
15 |
全區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 |
57.82% |
力爭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 |
約束性 |
|
16 |
孕產婦系統管理率(%) |
98.49 |
≥90 |
預期性 |
|
17 |
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 |
98.32 |
≥90 |
預期性 |
|
18 |
以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 |
-- |
≥90 |
預期性 |
|
19 |
嚴重精神障礙管理率(%) |
97 |
97.2 |
預期性 |
|
20 |
智慧醫院數量(個) |
7 |
12 |
預期性 |
|
21 |
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老年醫學科比例(%) |
42.47 |
65 |
預期性 |
|
健康 保障 |
22 |
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 |
- |
<27 |
約束性 |
23 |
職工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 |
- |
80左右 |
約束性 |
|
24 |
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 |
70 |
70左右 |
約束性 |
|
健康 產業 |
25 |
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億元) |
4.83 |
6.57 |
預期性 |
第三章 主要任務
第一節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以建立保障人民健康優先發展的制度體系為引領,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突出系統集成改革和真抓實干,建立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較規范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和綜合監管體系、較有序的醫療衛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較科學的酬薪制度,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一、深化醫衛綜合改革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部署,大力發展健康服務產業,初步建立起以醫療為先、以養老為重、以醫藥為要的“三位一體”的游仙特色健康服務產業體系。堅持把預防為主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推進醫保、醫療、醫藥聯動改革,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推進鎮域多點型醫合體、區域緊密型醫共體、市域共享型醫聯體建設,構建以“八區三中心”為基本框架的具有市轄行政區特色的醫療服務新體系。重點通過剝離新建區中心醫院及自主舉辦區中醫醫院補齊體系短板,全面增強區級公立醫院“龍頭”作用。
二、推進現代醫院管理
圍繞“黨建、章程、制度、人員、文化”,構建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和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相互制衡、相互促進的治理機制,建立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動醫院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完善醫院章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醫學科研管理制度;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人才培養培訓管理制度,優化績效考核制度;健全財務資產管理制度,后勤服務管理制度;強化醫院信息管理制度,完善便民服務措施。建立健全醫院治理體系。加強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舉辦職能,政府對醫院的監管職能,落實公立醫院經營管理自主權,加強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
三、完善基本藥物制度
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推動各級醫療機構逐步形成以基本藥物為主導的用藥模式。鼓勵醫療聯合體、醫療衛生共同體等建立藥品聯動管理機制,促進上下級用藥銜接。推進藥品、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常態化運行,完善激勵配套政策,落實集中采購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探索對老年人和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性病病人實施基本藥物免費或定額付費政策。完善短缺藥品監測網絡和信息直報制度,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體系。保障兒童等特殊人群用藥。加強對傳染病藥品監測預警,推進傳染病治療短缺藥品供應保障。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推進藥品使用監測和藥品臨床綜合評價體系建設。
四、健全醫療保障制度
統籌門診和住院待遇政策銜接,深化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將結核病、丙肝等需要長期服藥治療的重大傳染病和嚴重精神障礙納入門診特殊病種保障。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探索建立重大疫情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發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按病種分值付費(DIP)。創新慢性疾病支付方式,探索以慢性病和重點人群為切入點,將基本醫保門診統籌基金以按人頭打包付費的方式支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逐步提高縣域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支付比例。
五、優化薪酬制度改革
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健全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加大價格動態調整力度。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合理制定并落實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標準并建立動態核增機制。健全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推動在公立醫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兩個允許”要求。落實醫療衛生機構分配自主權,使人員支出占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達到合理水平,提升基層醫務人員工資水平。積極探索實施“縣聘鄉用、鄉管村用”模式,落實鄉村醫生待遇政策。
六、健全綜合監管制度
持續深化衛生健康“放管服”改革,重點加強服務要素準入、質量安全、公共衛生、機構運行、基本醫?;鸷徒】诞a業監管,持續改善事中事后監管能力。健全機構自治和行業自律機制,強化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自我管理主體責任,全面實行綜合績效考核評價。完善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創新綜合監管方式,加強傳染病防控等重點領域監督執法,大力開展專項整治等“藍盾”行動。深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全面建立監管對象信用記錄,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大力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強化聯合懲戒。
第二節 優化升級公共衛生體系
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長效機制,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構建平急結合、科學高效、功能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強化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應急處置等職責。強化基層公共衛生體系,落實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機制,完善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切實提升區域公共衛生安全保障能力。
一、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體系。全面推進落實“四方”責任,明確政府、部門、單位、個人責任,建立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等衛生健康工作機制,健全和優化平戰結合、跨部門跨區域、上下聯動的聯防聯控協調機制,齊抓共管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完善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綜合性醫院和??漆t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重大疾病防控機制,建立完善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機制。完善醫防協同機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設置疾病預防科,按規定配備公共衛生醫師。加強疾控機構對醫療機構疾控工作的技術指導和監督考核,建立疾控機構與醫療機構協同監測機制,落實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
加強疾病防控能力建設。支持區疾控中心創建成三級乙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生物安全防護二級(P2)實驗室,提升區級疾病預防控制和健康管理能力。落實疾控機構人員編制標準,足額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創新性公共衛生人才和能夠勝任檢驗檢測、流行病學調查、風險評估等實用性人才。健全基層聯動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鎮(街道)的聯防聯控機制。強化基層公共衛生管理職責,在鎮(街道)設立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在村(社區)委員會設立公共衛生委員會,在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公共衛生科,并按照國家規定配備全科醫師和公共衛生醫師。支持中心衛生院配備CT、建設具備隔離條件的發熱診室,鼓勵建設發熱門診。
提高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加快推進區公共衛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建立完善以區人民醫院為龍頭,其他區級醫院為骨干,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民營醫療機構為補充,市三醫院為支撐的醫療救治網絡。全面加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和發熱門診規范化建設,加強急診、重癥、呼吸、檢驗等??颇芰ㄔO。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區中心醫院等二級以上醫院建立p2生物實驗室。推進城市公共設施應對重大疫情防控“平急”兩用改造試點。
二、完善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體系
建立指揮體系。完善多部門聯防聯控機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發現報告、風險評估、信息發布、應急處置及醫療救治等環節職責清晰、無縫對接的機制。
完善應急預案。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動態修訂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及物資儲備與保障等子預案。建立全社會定期演練機制,加強針對管理人員、專業人員和社會公眾的突發事件應急培訓和實戰演練、提升防范意識和應急反應能力。
提高響應能力。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應急響應機制,明確相關部門和機構的參與范圍、職責分工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首診負責、會診等制度和應急處置流程,提升醫務人員早期識別和應急處置水平,提高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處置能力。
提升救援能力。依托區綜合醫院加強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建設,建立衛生應急隊伍,強化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提升第一時間反應、迅速到達現場、有效開展處置能力。建立一支基層綜合應急分隊,引導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建立應急醫療隊。加強日常重大疾病防控和重大風險會商研判,協調解決重點問題。到2025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及時、規范、有效處置率達到100%,信息報告完整率、及時率達到100%。
三、加強院前醫療急救能力建設
統籌規劃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依托轄區三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建立“橫向到區、縱向到鎮”的基層危急重癥救治體系,專業覆蓋胸痛、卒中、中毒、創傷、重癥、麻醉、醫學影像(超聲)等多個臨床學科。以學科協作為紐帶,充分發揮三級醫院在急診急救及重癥救治方面的技術支撐與區域輻射作用,重點通過信息化手段暢通綠色通道實現游仙轄區危急重癥患者縣域內“一體化”救治。
加強院前醫療急救信息化建設。依托市級院前醫療急救指揮調度信息化平臺,積極探索建立120急救報警智能化系統,實現報警呼救、實時定位等急救功能,提升指揮調度和信息處理能力。建立院前院內信息銜接系統,推動院前醫療急救與院內信息系統連接貫通,實現救護車在途中即完成對患者的遠程會診和入院接收、檢查、手術等相關準備工作,實現院前院內信息無縫銜接,縮短患者救治時間,提高救治成功率。
加強院前醫療急救人才隊伍建設。根據急救網絡規劃,合理配置院前醫療急救專業人員和急救輔助人員。加強急診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力度,完善院前醫療急救醫師繼續醫學教育制度,規范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專業人員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不斷提高院前急救人員服務能力,確保滿足服務要求。
加強急救車輛和裝備配備。根據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需求合理配置救護車類型,建立救護車配置常態化機制,從2021年起,按照現有救護車數量10%的比例購置監護型和負壓型救護車,逐步替代和淘汰超期服役的救護車和老式轉運型救護車。配置與衛生應急隊伍規模相適應的衛生應急裝備,購置經費納入區財政預算。
完善社會急救體系。加強社會急救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社會急救培訓管理體系,在公共場所和人員密集區域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大力普及醫療急救知識和技能,降低突發事件的死亡率、傷殘率。鼓勵醫療衛生人員和經過急救培訓的人員積極參與急救志愿服務,建立與院前急救指揮調度系統互聯互通的志愿服務平臺,逐步建立起各界參與、機制健全、運行高效的社會急救志愿服務體系。建設急救培訓屋。
四、完善精神衛生心理健康體系
著力加強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的平臺、機制、隊伍、能力和綜合治理等方面建設,建成黨政領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游仙區人民醫院精神衛生大樓項目建設,構建區精神衛生中心,建立以區精神衛生中心為核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精神疾病社區康復機構為基礎的精神衛生防治體系和服務網絡。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精神??漆t院,補齊基層精神??漆t療資源短板,支持綿陽睿達精神病醫院發展壯大。鼓勵符合條件的精神科醫師,全職或者兼職開辦精神??圃\所或聯合診所,成立適宜規模的合伙制醫生集團,增加基層優質醫療資源。到2025 年,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達到 4 名/10 萬。
五、加強衛生健康教育體系建設
鞏固國家級健康促進區建設成果,全面落實《“健康游仙 2030”實施方案》,將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建立健全以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為龍頭,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為基礎,以學校、機關、社區、企事業單位健康教育職能部門為延伸的覆蓋全面、分工明確、功能完善、運轉高效的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強化區級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和健康教育人才隊伍建設,鞏固區、鎮、村/社區健康教育網絡,確保每個鎮有專門的健康教育人員。探索建立基層村醫、公共衛生人員、鄉村干部為一體的新型健康知識傳播骨干隊伍,筑牢基層健康教育網底。到十四五末,轄區各學校、行政村/社區均有健康教育專兼職人員,其中公立學校健康教育課程開設覆蓋率100%。
六、健全老年衛生健康服務體系
建立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的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做實老年健康管理,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92%以上。推進老年醫療服務網絡建設。80%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80%。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護理床位占比,鼓勵其根據服務需求增設老年養護、安寧療護病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到30%以上。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中心等。
七、完善職業健康治理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工作責任體系、聯席會議機制和激勵約束保障機制,實領導責任,將職業健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目標管理體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各行業主管部門的職業健康監管職責。明確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建立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職業健康管理制度。提升職業健康技術支撐能力,加快推進區疾控中心職業衛生檢測評價資質建設,配齊檢測儀器設備,開展計量認證,充實專業人員。
八、加強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建設
積極推進衛生執法監督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強化能力培訓,加強衛生執法隊伍的建設,全面提升監督執法能力和水平,每萬人配置1-1.5名執法監督人員。規范化建設衛生監督機構,加強辦公場所基礎設施建設和執法取證、現場快檢等設備配備,保障執法用車,加快建成“設置科學、功能完善,制度健全、管理規范,保障有力、運行高效”的規范化衛生監督機構。
第三節 提升全民公衛服務水平
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推動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普及,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提高重大傳染病、地方病、重點慢性病、職業病防控能力,開展常見精神障礙早期篩查與干預,有效維護居民健康。
一、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保障機制,提高項目經費精細化測算水平,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評價和財政核撥補助機制,強化對項目實施單位績效考核制度執行力度;加強隊伍建設,保持公衛人員崗位相對穩定,大力開展業務培訓,促進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加強基本公衛業務督導,落實問題整改;講究項目實效,注重信息質量,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建立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朴行搫?、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為轄區居民提供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全程連續健康服務。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銜接,以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為突破口推進基層醫防融合。完善和豐富電子健康檔案服務內容,優化面向個人開放的服務渠道和交互方式,有效發揮在居民全流程健康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強化重大疾病預防控制
持續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建立新冠肺炎等重大疾病預警機制和醫防結合、全社會參與的重大疫情響應機制。做好疫苗供應保障,抓好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建立免疫屏障。加強疫情防控能力建設和基層醫療衛生應急物資儲備,提高基層疫情防控應急能力。加強入境、中高風險區來(返)游人員及外來重點人群的摸排管理,建立五包一機制,落實體溫監測、核酸檢測、隔離觀察等健康服務。建立常態化督導機制,加強重點人群、公共場所,重點單位防控指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壓實屬地責任、主體責任、監管責任。
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治。高度重視艾滋病防治,以遏制艾滋病性傳播為重點,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和重點環節,加強艾滋病源頭控制。強化宣傳干預、監測檢測、抗病毒治療和預防母嬰傳播,提高公眾參與艾滋病防治的積極性,提升防治能力和防治效果。建立結核病綜合防治服務模式,加強耐多藥肺結核發現、治療與管理,積極發現、登記、管理肺結核病人,嚴格執行歸口管理,認真組織實施結核病防治項目。加強流感、手足口等急性傳染病防控,做好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狂犬病防制,設置犬傷處置門診,規范開展犬咬傷處置。加強霍亂、非典型性肺炎、新冠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7N9流感、乙肝、麻疹、流腦、乙腦、傷寒、痢疾、艾滋病、結核病、狂犬病、麻風病等重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到2025年甲乙丙類報告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400/10萬以下。
鞏固重點寄生蟲病、地方病防治成果。繼續做好血吸蟲病、瘧疾等重點寄生蟲病綜合防治,持續鞏固全區血吸蟲病消除達標和消除瘧疾成果。加強重點地方病干預,做好現癥地方病病人救治救助及地方病防治知識宣傳,鞏固和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狀態。
強化免疫規劃規范化管理。加強免疫規劃冷鏈系統和信息化建設,規范疫苗管理,穩妥有序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實行入托入學兒童查驗接種證制度,開展計劃免疫相關疾病監測,及時發現和處理疫情。加強全流程管理,確保接種安全,逐步提高人群接種率。繼續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推動重點人群流感疫苗接種。繼續維持無脊灰狀態,鞏固消除麻疹等免疫規劃工作成果。積極推廣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到2025年,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以鎮為單位繼續保持在90%以上,5歲以下兒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控制在0.5%以下。
扎實推進衛生監測。加強對轄區集中式供水單位水質監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飲水安全。開展公共場所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評價健康風險,建設健康環境,促進公眾健康。強化疾控機構消毒監測工作能力,確保消毒工作成為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有效手段,指導各級醫療機構和重點行業精細化、高質量開展消毒工作。
三、強化慢性疾病綜合防控
健全慢性病綜合防控體系,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鞏固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成果。全面推進18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開展心腦血管疾病機會性篩查,加強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的規范管理,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不低于82%。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40歲以上、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高危人群每年開展1次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檢測,糖尿病規范管理率達到72%。支持建立游仙區慢性病防治中心,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負擔,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支持區人民醫院建成區癌癥防治中心,建立以區癌癥防治中心為主體,醫院、疾控機構密切配合,與基層醫療機構上下聯動的癌癥綜合防治網絡,提升我區癌癥綜合防治服務管理水平。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及以上人群常規體檢,推行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提升基層呼吸系統疾病早期篩查和干預能力。建立口腔衛生防控體系,以齲齒、牙周病等口腔常見病防治為重點,加強口腔健康工作,12歲兒童齲患率控制在30%以內。健全死因監測報告制度,完善死因監測系統,強化衛生健康、公安、民政等部門之間死亡或遺體火化信息交換,提高報告質量,全面規范開展全人群死亡原因登記。建立完善腫瘤登記組織網絡。
四、加強職業衛生健康保護
加強區疾控中心職業衛生、放射衛生技術支撐能力建設,逐步實現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全覆蓋。建立完善重點職業病監測,強化職業病報告制度,將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納入區級全民健康信息化工程統籌推進。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遏制塵肺病和職業中毒高發勢頭。建立健全職業病診斷、治療、鑒定和康復服務體系,提升職業病救治保障能力。
五、促進精神衛生心理健康
實施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完善多部門協作機制,做好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發現、登記、隨訪、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服務,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95%。依托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打造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提升醫療機構社會心理衛生服務平臺工作能力。區人民醫院、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區中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醫共體、互聯網+醫療或購買服務等方式開設心理門診,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建立完善的社會心理服務網絡,加強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健全社會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加強抑郁癥、焦慮障礙、睡眠障礙、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異常、老年癡呆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干預。到 2025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
第四節 構建優質醫療服務體系
堅持系統思維,科學定位區級醫院、區域醫療衛生次中心與區域內其他醫療衛生單位的不同服務功能,統籌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加快補強區級公立醫院服務能力短板。強化以區級醫院為龍頭、區域醫療衛生次中心為支撐、鎮衛生院及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骨干、村衛生室及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網底的區域醫療衛生總體架構,基本形成“區強、鎮活、村穩、上下聯、信息通、模式新”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一、推進區級醫療中心建設
加快推進游仙區人民醫院老年醫學中心、游仙區婦女兒童醫院、游仙區人民醫院新橋分院等重點項目建設。以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醫院、區婦幼保健院為龍頭單位,與周邊若干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區域緊密型醫共體,全力打造區級醫療中心。
——打造高水平臨床醫療中心。支持區人民醫院以開展醫院等級評審工作為抓手,注重加強與成渝經濟圈內高水平醫學院校和醫療機構交流合作,強化現代醫院管理,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醫院等級標準連跨式發展,2021年底創建達到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2025年底創建達到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標準。結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推動基層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一院多區”協同發展,探索組建以區人民醫院為總院的游仙區城東醫療集團。加強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推進以微創、危重癥、中毒、創傷及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發展,以解決骨傷、康復醫學、心腦血管、呼吸系統、老年病及腫瘤等疾病為重點,打造優勢學科集群。到2025年,創建5個市級重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培育機制,引進和培養學科帶頭人、復合型管理人才等高層次及骨干人才,搭建合理的人才梯隊,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打造高水平區域醫臨床醫療中心。
——打造高水平中醫藥醫療中心。支持區中醫醫院與省市中醫醫院及四川省中醫藥高等??茖W校加強交流合作,以創建三級乙等中醫醫院為抓手,強化現代醫院管理,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加強學科建設,培育創建1個省級中醫重點???、2個市級中醫重點???。強化中醫特色,每個臨床科室形成1個以上中醫特色優勢病種,至少建成2個名中醫工作室,組建中醫藥傳承創新團隊1個。加強教學科研管理,通過院內師承教育、院外拜師,培養中醫學術繼承人3人以上。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具有研究生學歷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達到10人以上,高級職稱人員達到20人以上,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達到40%以上。
——打造高水平婦幼保健醫療中心。鼓勵區婦幼保健院與四川大學華西婦女兒童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深入合作,強化現代醫院管理,探索建立游仙區婦幼健康醫療集團多元運行與管理新機制,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婦女兒童中心,力爭在2022年底創建成為全市首批三級縣區婦幼保健院。堅持“大健康大婦幼”的發展理念,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級預防的理念,以一級和二級預防為重點,為婦女兒童提供從出生到老年、內容涵蓋生理和心理的主動、連續的服務與管理。2024年底,兒科、婦產科、影像科建成市級重點???,建成省級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示范基地。積極創建孕產保健、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市級、省級特色???。堅持“人才強院”發展戰略,堅持引進與培養并重、人才建設與學科建設互動的方針,醫學人才與管理人才有序銜接,構建合理的人才梯隊結構,積極引進培養重點學科帶頭人,提高婦幼隊伍整體素質,招聘婦產科、兒科等研究生各10-20名,引進一大批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骨干。到2025年,高級職稱人數大于20人,中級職稱人數大于100人。
二、建設區醫療衛生次中心
積極適應農村群眾健康需求增長,綜合考慮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人口數量及聚居程度、交通便捷程度和區級醫院輻射力等因素,按照自然地理方位,打破行政區劃界限,依托覆蓋人口多、服務半徑大、產業基礎好的中心鎮、特色鎮衛生院合理布局區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通過支持區人民醫院創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推進區人民醫院新橋分院開工建設,落實區人民醫院精神衛生大樓項目落地忠興場鎮,支持信義中心衛生院總院遷址新建及鹽泉中心衛生院總院原址擴建等工作舉措,力爭到2025年,將魏城、忠興、新橋、信義、鹽泉等5個中心衛生院均建成二級綜合醫院水平的區域醫療次中心。成為片區醫療救治、急診急救、公共衛生、人才培訓、技術指導中心。
三、建設鎮域多點型醫合體
按照“統籌區域、建強中心、夯實網底”原則,加強鎮域多點型醫共體建設,醫療資源重點向建制鎮衛生院聚集,強化其醫療服務功能,形成以建制鎮衛生院為核心的鎮域醫療中心,打造新建制鎮轄區“半小時”醫療救治圈。其他分院重點提供公共衛生、健康管理和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支持分院按照應對重大疫情集中醫學留觀點的流程要求和設施標準進行改擴建,同時支持鎮衛生院通過統籌分院的醫療資源與合并鄉鎮的公共閑置房屋,探索建立“醫療+養老”等健康服務模式,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支持小枧中心衛生院、仙鶴中心衛生院擴容建設,通過采取資產置換或房屋租賃等方式將地處偏僻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搬遷至人口集中區域,不斷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為轄區群眾提供安全有效、經濟方便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基本醫療服務。
四、建設市域共享型醫聯體
依托城市轄區三級醫院作為牽頭單位,轄區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作為合作單位,其他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及注冊在內的民營醫療衛生機構為成員單位的市域共享性醫聯體。支持醫聯體通過落實對口幫扶、人員培訓、業務指導、雙向轉診及建立遠程診斷和會診中心,促進城市大型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通過實行“四個統一”、建好“兩個聯盟”、創辦“一個基金”等舉措實現醫聯體內“資源共享、管理共享、發展共享”,達到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滿足群眾健康需求改革與建設目標。圍繞DRG醫保支付改革探索建立以醫聯體為單位的區域總額預算與分類管理,降低群眾就醫負擔。
五、推進村衛生室能力建設
合理規劃村衛生室設置,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每一個建制村設立一所標準化村衛生室;深入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積極探索“區招、鎮管、村用”管理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招錄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機制,一個行政村衛生室不少于1名合格鄉村醫生。落實鄉村醫生進退養老機制。全面落實鄉村醫生補助政策,提高鄉村醫生待遇,增強鄉村醫生崗位吸引力,穩定鄉村醫生隊伍。加強鄉村醫生輪訓制度,保證鄉村醫生每年接受一次培訓。
第五節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以提高醫療質量為導向,以學科建設為引領,優化臨床醫療健康服務,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全面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一、建設優勢醫療學科集群
加大對重點學科建設的支持力度,優化頂層設計,集中優勢資源,聚焦嚴重危害城鄉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多發病、慢性病及疑難病,加強高水平??平ㄔO,構建我區臨床重點??聘哔|量發展格局,打造一批高水平專病診療示范中心,在精準醫學、智慧醫學等領域實施一批高精尖醫療技術?!笆奈濉逼陂g,力爭建設10個市級重點???,1個省級重點???,全方位、高標準、大力度提升疑難危重癥診斷與治療、醫學人才培養、臨床研究等能力。
表2.游仙區“十四五”學科建設任務表
序號 |
學 科 |
級別 |
創建單位 |
完成年份 |
1 |
中醫脾胃病 |
市級重點???o:p> |
游仙區中醫醫院 |
2022年 |
2 |
婦產科 |
市級重點???o:p> |
游仙區婦幼保健 |
|
3 |
中醫老年病 |
市級重點???o:p> |
游仙區中醫醫院 |
2023年 |
4 |
兒科 |
市級重點???o:p> |
游仙區婦幼保健 |
|
5 |
檢驗 |
市級重點???o:p> |
游仙區人民醫院 |
|
6 |
消化內科 |
市級重點???o:p> |
游仙區人民醫院 |
|
7 |
影像 |
市級重點???o:p> |
游仙區婦幼保健 |
2024年 |
8 |
呼吸內科 |
市級重點???o:p> |
游仙區人民醫院 |
|
9 |
普外科 |
市級重點???o:p> |
游仙區人民醫院 |
2025年 |
10 |
骨外科 |
市級重點???o:p> |
游仙區人民醫院 |
|
11 |
中醫骨傷 |
省級重點???o:p> |
游仙區中醫醫院 |
二、優化臨床醫療健康服務
全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依規實施DRGs,規范和優化診療行為,規范開展合理檢查行為。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以抗菌藥物、抗腫瘤藥物、重點監控藥物等為重點,加強用藥監測和合理用藥考核,實施處方點評制度。發展藥學服務,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加強醫療服務人文關懷,推進優質服務行動。提高醫務工作者素質,推進高層次衛生人才培養基地,高水準科研創新和轉
化平臺建設,深化醫護人員技術能力再陪養,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建設高質量醫師隊伍。加快護士隊伍建設,試點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工作,推進慢病管理、康復護理、專項護理、安寧療護等服務開展,推動護理高質量發展。
三、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
強化質控組織體系和標準體系建設,促進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組織實施診療指南、技術規范、臨床路徑和用藥指南,強化腫瘤、兒童大病等重大疾病診療管理和醫療檢查、醫學檢驗管理,規范醫療行為。強化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和藥師隊伍建設,完善藥學服務規范,加強重點藥品臨床應用監控和管理,推進醫用耗材臨床應用管理。完善醫療機構感控管理體系,降低院感發生率。做好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強化限制類醫療技術備案管理。加強采供血機構管理,推進無償獻血臨床用血血費直接減免工作,實現獻血者及其親屬用血費用醫療機構直接減免;推動臨床合理用血。持續推動醫療糾紛多元化解。深入開展掃黑除惡治亂和醫療亂象專項整治。持續開展大病專項救治,不斷提升患者門診和住院滿意度。
四、提升基層機構服務能力
積極實施基層臨床骨干、護理人員、管理人員、鄉村醫生能力培訓項目,推動醫共體內醫療、公共衛生、綜合管理等同質化,持續有效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圍繞基層能力提升,持續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不斷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支持和鼓勵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區域疾病譜、傳統優勢等因素,制定特色科室培育發展計劃,大力打造“一院一特色”,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學科格局,吸引居民有效利用基層醫療服務資源。到2025年,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標準,能初步識別和診治60個以上基本病種,培育建成不少于10個“四川省基層臨床特色科室”。落實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巡回醫療制度和鎮衛生院醫師派駐村衛生室服務制度,提高村級服務可及性。鼓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有條件的鎮衛生院建成社區醫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五、完善落實分級診療制度
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建立醫聯體內不同級別、類別、舉辦主體機構間分工協作機制,統籌負責區域內居民健康促進、疾病防控、疾病治療、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社會支持性服務等全過程服務。引導三級醫院逐步減少普通門診,將預約診療、日間手術等服務模式常態化、制度化。強化醫聯體內優質??瀑Y源對基層的傾斜力度,暢通雙向轉診通道,逐步引導居民形成有序就醫格。
第六節 加快中醫醫藥事業發展
深化中醫藥創新協作,加強中醫藥名師、學科團隊建設,在中醫藥流派傳承、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建立合作機制,推進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中醫藥重點研究室、重點學(專)科、中醫??坡撁私ㄔO,建立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積極發展中醫藥醫療服務,強化中醫藥保護傳承和普及發展。
一、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
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建立健全以區中醫醫院、綜合醫院中醫科為骨干,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主體,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網底,民營中醫醫療機構為補充的,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于一體的“市區鎮村”四級中醫藥服務體系。全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所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中醫館,促進中醫館提檔升級。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中醫角,促進村衛生室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應用,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藥治未病簽約服務。充分利用游仙區涪翁中醫藥發展促進會平臺,打造涪翁中醫研究院。實施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打造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版,擴展中醫藥健康服務內容和覆蓋面。加強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和中藥產業鏈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符合中醫藥特色的服務機構和服務模式,強化以中醫藥服務為主的辦院模式,建立健全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提高中醫藥預防、治療、康復服務的連續性。
健全中西醫協作機制。加強中西醫結合創新研究平臺建設,推廣中西醫醫療模式,建立綜合醫院、??漆t院中西醫會診制度,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加強重大疫情中西醫協同響應與干預平臺建設。健全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機制,提升基層中醫和西醫兩種手段綜合服務能力。
二、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
加強和規范中醫藥防病治病知識傳播普及。宣傳推廣中醫優勢病種、名醫名家、名優中藥、適宜技術。積極申報市、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會同區文化和旅游局遴選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項目。持續推動中醫藥“走出去”,以區中醫醫院為主體,持續深化同成渝經濟圈內中醫醫院和高校合作,加強學術技術交流。
三、發展中醫藥特色服務
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設,積極開展治未病和老年病研究工作,推動醫療機構提供中醫體質辨識亞健康調理、季節養生和預防保健服務等。鼓勵有實力的社會辦中醫診所、門診部、中醫館等機構做大做強,實現跨區域連鎖經營、規模發展、進行多元化服務,吸引社會資本打造醫、康、養、游為一體的“中醫健康游仙”。
四、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
推進區域產道地中藥材產業化和中藥現代化進程,支持以“龍頭企業+基地+大戶”的模式,生產中藥飲片、中成藥,同時延伸中醫藥產業鏈條,支持以瓜蔞、大通草、葛根、丹參、艾葉、桔梗等藥材,開展功能性飲料、茶葉、食品等延伸性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
第七節 優化婦幼老齡健康服務
加強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加快補齊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短板,加快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強化婦幼健康優質服務,針對生命不同階段的主要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強化干預,實現從胎兒到生命終點的全程健康服務和保障。
一、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
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依法組織實施三孩生育政策,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開展生育政策宣傳,加強適婚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引導,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健全人口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出生人口信息比對,建立與公安、民政等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提高全員人口數據統計質量,開展人口與家庭動態監測評估。簡化辦事程序,全面落實生育服務網上登記、一站式服務等惠民措施。全面落實國家、省、市支持生育的產假等各項政策,合理配置母嬰設施等公共服務資源,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組織實施好計劃生育獎勵扶助“三項制度”,實施“一卡通”發放,確保扶助資金陽光申請、審批、發放和監管。持續推進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關懷,開展住院護理保險和計生綜合保險,落實幫扶工作“三個全覆蓋”。發揮計生協會作用,建設“暖心家園”幫扶工作陣地,持續開展“暖心行動”。探索開展大病緊急救助、政府購買服務、引進社會公益組織參與幫扶等試點,逐步解決計生特殊家庭在養老、醫療、日常照料、情感慰藉等方面需求,確保計生特殊家庭安全穩定。
二、強化幼兒托育服務體系
強化對托育服務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加強嬰幼兒托育服務行業協會建設,做好對家庭和社區嬰幼兒照護的支持和指導,提升家庭科學育兒能力。開展嬰幼兒托育服務人才培訓。促進游仙區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托育項目發展,打造托育服務綿陽品牌。以群眾實際需求為導向,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開展多種形式嬰幼兒照護服務。以托育服務行業協會建設為依托,強化職業培訓,以協會促規范,以協會抓管理,促進托育服務行業整體服務水平提升。到2025年,每千人托位數達到4.5個,嬰幼兒照護整體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得到基本滿足。
三、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
重點保障母嬰生命安全。實施母嬰安全提升行動計劃,全面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對標國家建設指南加強危重救治中心能力建設,實現救治服務的體系化、個性化、精準化、信息化和系統化,全力保障母嬰生命安全。強化母嬰保健技術綜合監管。加大政府項目資金投入力度,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建立困難危重孕產婦救治基金,防治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到 2025年,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2/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控制在 4.5‰以下;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6.5‰以下。
持續提升健康服務質量。加強區、鎮、村三級婦幼健康服務網絡建設,改善婦幼保健基礎設施和設備,完善基層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加強區婦幼保健院標準化建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新院建設及創等升級的政策配套措施,發展優勢特色,健全轉診機制。強化婦科、產科、兒科、婦兒保健及分支學科建設,推動學科帶頭人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統籌實施婦幼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升區婦幼保健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婦女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能力。重點提升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水平及高危識別能力,建立完善高危轉診機制,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作用。
推行全生命周期婦幼健康服務。探索推廣“主動健康”服務模式,為婦女兒童提供連續、綜合、溫馨的婦幼健康管理服務。建立婦女常見病定期篩查制度,引導婦女主動到醫療保健機構接受“兩癌”檢查,農村適齡婦女兩癌篩查目標任務完成率100%。推進區婦幼保健院加強臨床和保健科室建設,豐富服務內涵,優化服務流程,促進保健和臨床深度融合,推動實現“以人群為中心”的服務模式。
強化出生缺陷三級預防措施。落實出生缺陷三級防治措施,加強婚前醫學檢查知識宣傳,規范檢查項目,改進服務模式,提高婚前醫學檢查率。大力開展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和措施,增強計劃懷孕婦女自愿參與意識,提高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覆蓋率。建立健全產前診斷網絡,提高孕期出生缺陷發現率?;榍搬t學檢查率達到95%,孕前優生檢查目標任務完成率99%,產前篩查率達到73%,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達到98%,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到95%。
實施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加強新生兒安全管理,強化危重新生兒救治,推動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實施母乳喂養促進行動,加強愛嬰醫院管理和母乳喂養社會宣傳,強化合理膳食指導,預防和控制貧血、營養不良、肥胖等營養性疾病。加強0-6歲兒童眼及視力保健、口腔保健、生長發育及心理行為發育評估和健康指導,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到90%,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達到90%。加強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業務指導。全面落實0-6歲兒童健康管理。
四、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
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加快普及游仙區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云平臺在轄區內養老機構和醫養結合機構的應用,推動醫養結合提速發展。鼓勵各鎮行政區劃改革后的非建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展醫養結合服務,有力推進鎮衛生院、養老院“兩院一體”發展。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養結合服務。大力發展居家老年健康服務,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立老年醫療護理床位,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等服務。進一步深化醫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質,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部署,大力發展健康服務產業,初步建立起我區以醫療為先、以養老為重、以醫藥為要的“三位一體”的游仙特色健康服務產業體系。
加強康復和護理服務。探索建立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的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模式。開展失能老年人基線調查和健康評估,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等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具備提供長期照護服務能力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機構,為失能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優先為失能、高齡老年患者提供居家護理等服務。面向居家失能老年人照護者開展應急救護和照護技能培訓,提高家庭照護者的照護能力和水平。鼓勵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開設安寧療護病區或床位。完善安寧療護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建立安寧療護質控與監管機制。建立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癥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
深化老年健康教育和促進工作。面向老年人及其照護者開展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傷害預防、疾病預防、合理用藥、康復護理和中醫養生保健等健康教育,促進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到2025年,全區老年人健康素養達20%以上。
第八節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發展健康文化,提高全民健康素養,促進全民養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實現國家衛生城市全覆蓋。
一、持續開展衛生創建活動
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持續提升公共衛生環境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營造干凈整潔舒適的宜居環境。鞏固石馬、小枧、魏城、信義、新橋等衛生創建建設成果,持續推進衛生鄉鎮的創建,全面實現省級衛生鎮全覆蓋,積極爭創國家衛生鎮,國家衛生鄉鎮覆蓋率要達到15%。以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家庭等為重點,實施健康細胞建設工程。通過開展衛生創建活動,不僅要優化人居環境,改善游仙形象,同時也要推動城鄉同步發展,為推進游仙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良好的衛生環境保障。
二、改善城鄉公共衛生環境
統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提高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完善公共衛生環境治理長效機制,整體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強化薄弱環節衛生管理,推進農貿市場合理布局和標準化建設。加強城市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利用。推行區域生活垃圾和污水統籌治理,建立完善農村村莊保潔機制和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快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推進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推進農村飲用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健全病媒生物監測網絡,建立病媒生物密度定期發布制度。逐步建立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定期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狀況評價。
三、多元開展健康教育促進
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加強健康科普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健康知識和技能核心信息發布制度。建立區級健康科普專家庫,推動各級各類媒體辦好健康科普節目和欄目。推動“互聯網+健康科普”,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新媒體、村村響廣播、壩壩電影等廣泛宣傳健康知識,鼓勵社會組織開展志愿服務、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社區健康講堂等活動,積極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健康知識普及格局,營造全社會關注健康、重視健康、群眾自主獲取正確健康知識的良好氛圍。建立全區健康素養監測機制,圍繞居民健康素養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強化健康教育干預,到2025年,全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25%以上。
加強健康教育場所建設。堅持資源整合,融合推進健康促進區與衛生城市、文明城市、慢病示范區創建,進一步鞏固我區國家健康促進區建設成果。廣泛開展健康社區、健康家庭和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等建設,加強基層衛生健康機構、醫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及學校、機關、社區、企事業單位健康教育場所建設,每個醫院、每個學校、每個單位、每個村(社區)均有規范化的健康教育宣傳欄。
四、全面推行健康生活方式
全面實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引導群眾養成“三減三健”、手衛生、個人防護等健康生活方式,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覆蓋率達到100%,“三減三健”活動社區覆蓋率達到50%。倡導樹立珍惜食物的意識和均衡、適量的飲食習慣。實施國民營養計劃和合理膳食行動。健全居民營養監測制度,強化重點區域、重點人群營養干預。倡導母乳喂養,加強母乳代用品銷售監管??刂凭凭^度使用,減少酗酒。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實施特殊人群體質健康干預計劃,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全面推進控煙履約,深入開展控煙宣傳教育,大力推進無煙環境建設,強化戒煙服務。到2025年,15歲及以上人群煙草使用流行率低于22.7%。
第九節 強化衛生健康發展保障
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強化政府對衛生健康的領導責任、投入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建立穩定的政府投入機制,推進財政投入、人事編制、薪酬制度等改革創新,加強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加強醫療衛生領域法制建設,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推動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推進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提升基層人才隊伍建設水平。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人才隊伍建設,通過規范化培訓、轉崗培訓等多種途徑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培訓力度。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全科醫生制度,基本形成統一規范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持續推進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公開考核招聘和“崗編適度分離”管理工作。鼓勵醫師到基層和其他有需求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做優高層次和急需人才增量。建立高層次衛生健康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加大高端公共衛生人才、緊缺專業醫療衛生人才等引進力度,培養全市知名、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專家。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后備人才庫,遴選培養一批首席專家、領軍人才和學科帶頭人。持續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加強醫學重點學科建設,培養、聚集一批優秀人才。加強全科、兒科、產科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培訓。
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加強與中醫藥高等院校的院地協作,優先招聘、引進中醫類專業技術人員,允許未接受規范中醫教育的非中醫類別醫師通過學習考核后提供中醫服務。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增加中醫類別全科醫生數量。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名醫傳承工作室等人才培養平臺,面向全區舉辦理論學習加臨床跟師的“中醫高級研修班”,大力培養中醫臨床骨干人才,做好游仙區中醫人才選派培訓工作。推薦中醫業務水平突出的人才參與評選市名中醫、市青年名中醫。落實“綿州育才計劃”中醫藥人才的培養。
完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加快推進公立醫院編制備案管理,落實用人單位自主權,完善人才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競爭性用人機制。貫徹落實“兩個允許”要求,推進公立醫院機構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調動衛生健康人才的工作積極性。拓寬醫療衛生人才成長通道,支持舉辦醫療衛生人才學術研討活動,支持開展優秀醫療衛生人才政治研修療養等活動。建立健全醫療衛生人才榮譽制度,加大宣傳表揚力度,關心關愛醫務人員身心健康,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社會風尚。
二、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
加快“互聯網+醫療”發展。全面推動信息技術與健康服務體系深度融合,構建“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推進居民電子健康碼“一碼通”融合服務,推進線上線下數據共享和業務無縫銜接,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充分應用信息通信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積極開展智慧醫院創建?!笆奈濉逼陂g,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區婦幼保健院要通過智慧醫院二星評審,二級以上的基層醫療機構要通過智慧醫院一星評審。
推進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遠程診療業務協同。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在醫聯體、醫供體、醫合體內部廣泛開展遠程門診、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超聲診斷、遠程教學、遠程查房,并探索利用5G技術開展遠程手術指導,打破空間、時間限制,實現區域內診療服務同質化。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基層醫務人員賦能,提高其對疑難疾病的診斷、鑒別和處置能力,實現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一期項目建設在轄區部署應用全覆蓋,并積極爭取二、三期項目建設。大力推動全民健康云服務管理平臺項目建設。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以慢性病、傳染性疾病識別與防治為突破口,整合重精、計免、婦幼、慢病等業務條塊系統,進一步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豐富基層健康管理服務手段,提高轄區居民健康管理水平,為重大疾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健康領域提供信息化支撐。
三、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機制
按照優先發展要求建立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財政狀況和實現健康指標相適應的衛生健康事業投入機制,逐步提高政府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推動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在疾病前期因素干預、重點人群健康促進和重點疾病防治等方面加大政府投入比重,按規定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經費、醫療衛生人員培訓經費和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任務等方面的經費保障。完善政府對基層醫療機構經費的投入機制。加大區財政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基本建設、人員工資、設備購置、學科發展、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政策性虧損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便基層醫療機構更好體現公益性。建立以健康結果指標為導向的投入績效監測和評價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四、強化衛生健康法治建設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在重大決策中作用。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深入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貫徹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健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完善衛生健康重點監管清單制度,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完善衛生健康信息公開工作機制,提升公開服務水平,主動接受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制定并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完善“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扎實推進“法律七進”。完善集中學法制度,加強對干部職工特別是領導干部法治教育培訓。
第十節 實施衛生健康提升工程
衛生健康項目工程是衛生健康發展的基礎,認真實施“十四五”衛生健康工程項目,加強項目質量管理,推動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
表3.游仙區“十四五”重大項目工程
序號 |
項目分類 |
項目名稱 |
投資金額 (萬元) |
建設主要內容及規模 |
建設地點 |
1 |
醫療服務 |
綿陽市游仙區人民醫院老年醫學中心 |
16000 |
新建老年醫學中心業務用房12300平方米及附屬設施;購置設施設備。 |
魏城鎮 |
2 |
綿陽市游仙區人民醫院新橋分院 |
10000 |
新建業務樓9000平方米及附屬設施;購置設施設備。 |
新橋鎮 |
|
3 |
綿陽市游仙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建設項目 |
3000 |
新建發熱、腹瀉門診1000平方米及附屬設施,購置設施設備。 |
魏城鎮 |
|
4 |
綿陽市游仙區忠興中心衛生院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項目 |
6500 |
該項目擬新建醫療業務、輔助用房等7500平方米及附屬設施;購置相關醫療設備設施。 |
忠興鎮 |
|
5 |
綿陽市游仙區鹽泉中心衛生院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項目 |
2800 |
總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新建業務及輔助用房2000平方米,改建業務及輔助用房500㎡;購置設備設施。 |
鹽泉鎮 |
|
6 |
綿陽市游仙區人民醫院信義分院 |
13000 |
新建業務用房10000平方米及附屬設施,購置設施設備 |
信義鎮 |
|
7 |
游仙區人民醫院職工周轉房建設項目 |
3500 |
新建周轉房9000㎡及附屬設施建設、設備購置 |
魏城鎮 |
|
8 |
公共衛生 |
綿陽市游仙區公共衛生醫療中心 |
8000 |
新建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業務用房12000平方米及附屬設施;購置設施設備。 |
石馬鎮 |
9 |
婦幼健康 |
綿陽市游仙區婦女兒童醫院第二院區業務綜合樓 |
18000 |
新建業務綜合樓32000平方米及附屬設施;購置設施設備。 |
小枧鎮 |
10 |
綿陽市游仙區婦幼保健院婦幼能力服務提升項目 |
5000 |
總建筑面積8500平方米。其中,新建發熱門診和附屬用房4000平方米,改建現有業務用房4500平方米及室內外相關配套設備設施采購。 |
小枧鎮、富樂街道 |
第四章 組織實施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強化黨委政府全面推進健康游仙建設的領導責任和主體責任,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并研究重要事項,推動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構建保障健康優先發展的制度體系,做到發展理念中充分體現健康優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突出健康目標指標、公共政策制定實施中向健康傾斜、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健康需求,公共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健康發展需要。將主要健康指標、重大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等納入當地黨委和政府考核指標。全面建立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系統評估各項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策、重大工程項目對健康的影響,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疾病。
第二節 動員各方參與
充分調動個人和家庭的積極性,將衛生健康納入基層網格化治理,引導群眾主動落實健康主體責任、踐行健康生活方式,調動各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村)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全民健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計生協會等群團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作用,鼓勵相關行業學會、協會等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向公眾提供多樣化的健康科普、疾病預防保健等服務。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會共識和力量。
第三節 注重宣傳引導
大力宣傳全面推進健康游仙建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重大意義,加強正面宣傳和典型報道,采取多種形式,做好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增強全社會對健康工作的普遍認知,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健康游仙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首創精神,及時總結提煉地方典型模式,宣傳好的經驗做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第四節 強化監測評價
健全衛生健康規劃體系,加強上下級規劃銜接。做好規劃重點任務分解,以主要指標和重大工程項目、重大政策為抓手,將主要指標和重點任務納入年度重點工作。統籌健康游仙建設相關監測評價,建立健全規劃監測評價機制,科學制定監測評估方案,對規劃實施進行年度監測和中期、末期評估,及時發展并統籌研究實施中的重要問題。